企业三项费用计算基数的工资薪金总额口径(工资总额及缴费基数计算口径)
7555 2022-08-19
原标题:政策集中发力 扎实稳住经济
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稳字当头 稳中求进·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尽管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复杂变化,但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我国经济潜力足、韧性大、活力强、回旋空间大、政策工具多的基本特点没有变,我国发展具有的多方面优势和条件没有变。
4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和乌克兰危机导致风险挑战增多,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面临新的挑战。做好经济工作、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至关重要。
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扎实稳住经济,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 稳增长
加快落实已经确定的政策,全力扩大国内需求
4月26日,安徽六安,龙河口引水工程张庄隧洞进口首次爆破成功,工程建设“加速快跑”。
4月27日,广西梧州,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梧州综合保税区内,百余台机械昼夜作业,力争保税区建设5月底达到竣工验收条件。
重点项目建设步稳蹄疾,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支持有力。今年以来,列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的专项债支出明显快于上年,截至4月25日,各省份累计发行专项债券约1.3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17万亿元。
专项债是今年以来我国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的缩影。近期,受疫情影响,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更为突出,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事不避难,迎难而上,各地区各部门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快落实已经确定的政策。
——靠前发力,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
补短板,强弱项,重大项目有序实施。目前,“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有力推进,各地重点项目加快落地,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全面加强。
提进度,降成本,政策组合靠前发力。财政加快支出进度,截至4月中旬,中央财政已下达直达资金近3.7万亿元,各地安排29万余个项目,形成支出约1.2万亿元;货币政策精准发力,一季度企业贷款利率同比下降0.21个百分点至4.4%,为有统计以来的低点。
“下一步,还将加快中央预算内投资和专项债券的发行使用进度,强化土地、用能、环评等要素保障,推动项目尽早开工和顺利实施。”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说。
——综合施策,发挥消费对经济循环的牵引带动作用。
消费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对经济具有持久拉动力。当前,受疫情等因素影响,消费特别是接触型消费恢复较慢。为此,《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正式印发,20项重点协同发力、远近兼顾。
各地促消费纷纷亮招:福建启动“全闽乐购·福见商旅”活动,发放4亿元商旅消费券,推动生产企业、商家、平台、银行等让利30亿元,力争撬动全省消费300亿元以上;重庆投入2000万元,补贴开展汽车“以旧换新”;云南拟开展73个旅游景区门票减免促销,并分批次发放2亿元文旅消费券、1亿元文旅加油券……提升传统消费能级,加快新型消费发展,一系列措施落地,政策效果将持续显现。
——主动作为,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
3月14日,码捷(苏州)科技有限公司向苏州工业园区海关申报内销了一批价值246万元的保税货物,依据相关规定,该笔内销业务产生的823元缓税利息获得减免。
对企业内销加工贸易货物的,暂免征收内销缓税利息,只是稳外贸的“礼包”之一。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正式生效,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优化调整,外贸供应链畅通行动等4个专项行动实施……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在高水平开放中推动外贸提质增效。
▶▶ 稳主体
对受疫情严重冲击的行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施一揽子纾困帮扶政策
“惠企政策很暖心!”浙江宁波市海曙双翔休闲用品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黄春燕算了笔账,今年一季度,企业实现销售收入约70万元,全年销售额预计约300万元,按照最新政策,从二季度到年底可以免征增值税约7万元,“对我们小企业来说,这场‘及时雨’非常可贵。”
超1.5亿市场主体是中国经济的细胞。经济细胞越有活力,经济肌体才越强健。
受新冠肺炎疫情、乌克兰危机等因素影响,当前工业生产承压、服务业困难情况尚未得到有效缓解,一些市场主体受到严重冲击。4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分别为47.4%、41.9%,低于上月2.1、6.5个百分点,景气水平继续回落。
直面企业急难愁盼,加大稳链补链力度,对受疫情严重冲击的行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施一揽子纾困帮扶政策,打好稳住市场主体的“组合拳”。
——减轻企业负担,减税降费政策用足用好。
实施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延续实施扶持制造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减税降费政策,提高减免幅度、扩大适用范围……今年以来,财政部已经出台20多项税费支持政策,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其中,从4月1日开始办理微型企业存量和其他行业增量留抵退税以来,截至4月28日,已办理退税6256亿元。
“5月会提前退还小型和中型企业存量留抵税额,此后还将加快大型企业退税进度。”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说。
——畅通经济血脉,稳健货币政策精准发力。
3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和授信户数,分别同比增长24.6%和42.9%;4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将释放长期资金约5300亿元……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今年以来,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和民航专项再贷款,设立额度为2000亿元的科技创新再贷款,加快投放1000亿元再贷款到交通物流领域,开展额度为400亿元的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试点工作……稳健的货币政策注重发挥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不断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化解行业难题,纾困帮扶政策落实落细。
海南,拟给予餐饮企业员工定期核酸检测100%比例的补贴支持,鼓励银行机构加大对餐饮行业信贷支持力度;安徽,对承租国有企业经营性用房的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最高减免6个月房租,对符合条件的旅行社最高暂退100%的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广东,依托省中小企业融资平台,对4月1日至6月30日在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首次申请贷款的小微企业,且单户贷款余额不超过1000万元的部分,给予不高于1%的贴息补助……
“初步梳理,今年以来国家层面出台包括减税降费、稳岗扩岗、融资促进等各类支持中小企业政策17个,地方层面出台52个。”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将组织开展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专项督查,确保已经出台的各项助企惠企政策落实落地。
▶▶ 畅循环
打通堵点卡点,保物流畅通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一路挺畅通,没怎么堵车,防疫检查也很顺利。”4月28日,从河北沧州拉了30吨医疗用品到湖南长沙的货车司机张有剑感慨,“这些天高速路货运效率大幅提升。”
复工复产,交通运输是“先行官”,必须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今年3月以来,受一些地方疫情影响,企业停工停产增多,物流运输不够畅通。坚持全国一盘棋,各地区各部门全力以赴保障物流畅通、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打通堵点、清除卡点,全力以赴保障物流畅通。
4月27日13时,首批由江苏邮政负责组货的10吨防疫和民生物资运抵苏州昆山中转站,随后与上海邮政完成“无接触式”交接。连日来,江苏邮政将各地保供物资在苏州唯亭仓汇集分装后,在昆山换厢后发往上海,保障了保供物资的顺利发放。
组织开展高速公路收费站和服务区关停自查自纠,取消不合理的防疫检查点,让路网更畅通;推广全国统一式样的重点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对货车司机实行“即采即走即追”闭环管理,让通行更便捷;设置“非接触式”物流中转场地,让重点物资运输更有保障……各部门各地区相继出台一系列保通保畅举措,让物流难题逐步缓解:4月中旬,高速公路货车流量环比4月上旬增长超过10%;4月下旬,全国交通“大动脉”基本打通,物流“微循环”渐趋好转,主要运力运量指标稳步向好。
——以点带链、以链带面,千方百计保障重点产业链供应链运转。
4月19日,上汽集团临港乘用车工厂完成复工复产压力测试下的首台新车下线,释放出上海工业经济复苏的积极信号。
上汽集团各整车厂和特斯拉工厂整车批量下线,中芯国际、华虹集团产能利用率保持在90%以上,沪东长兴造船基地全力赶制2艘8万立方米LNG船……到4月30日,上海首批列入“白名单”的666家企业复工率超过80%,第二批1188家“白名单”企业也将陆续复工。
把畅通产业链供应链作为稳定工业经济的首要任务!搭建汽车、集成电路、医疗物资等协调平台,聚焦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逐一解决员工返岗、物流运输等问题;细化工业企业疫情防控指引,按照“一企一策”“一园一策”组织生产……各部门各地区积极行动、高效协作,推出一系列有力措施。
原料运得进、产品运得出、生产跟得上,4月中旬以来,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复工复产步伐加快,工业经济呈现企稳向好迹象。
▶▶ 筑安全
做好能源资源保供稳价工作,牢牢守住粮食安全这条底线
安全和发展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确保能源安全和粮食安全,对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至关重要。
——多措并举保供稳价,提升能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
铲车“铁臂”挥舞,卡车鱼贯而出,在中煤集团平朔东露天矿主采区,360名矿工三班倒坚守岗位。东露天矿党委书记孙宽介绍,“在确保安全前提下,我们力争煤炭日产量达8万吨以上。”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面对国际能源价格高涨等严峻挑战,企业开足马力、政策持续加力,全力以赴保供稳价。一季度国内规模以上工业原煤、原油、天然气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0.3%、4.4%、6.6%,发电量同比增长3.1%。
强化能源保供。增产量,今年全国新增煤炭产能3亿吨,坚决完成2022年原油产量重回2亿吨、天然气产量持续稳步上产的既定目标。稳价格,进一步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对涉及民生和经济发展重点领域的用煤用电用气,实现中长期合同全覆盖。
优化能源结构。首批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加快建设,带动太阳能发电、陆上风电计划投资额同比增长202.6%、13.3%。今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17.3%左右,新增电能替代电量1800亿千瓦时左右。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要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
“小麦已经孕穗扬花,预计亩产能达1300斤左右。”山东济宁嘉祥县大碾王村种粮大户王扬云打叶面肥,浇返青水,防病虫害,让晚播麦“吃”上营养餐。
青青秧苗下地,汪汪水田披绿。“1000多亩早稻完成栽插,今年继续种‘双季稻’,多打一季粮,为‘饭碗’出把力。”江西吉安安福县龙云村农民李明贵忙得起劲儿。
面对冬小麦晚播、农资价格上涨、国内疫情散发、国际农产品供应链风险等因素相互叠加,从南到北,各地区各部门始终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牢牢守住粮食安全这条底线。
强田管,各项措施落实落细。农业农村部及早制定抗灾夺丰收的工作预案和技术指南,协调打通农民返乡下田、农机上路作业、农资调剂调运的堵点卡点,维护农业生产流通秩序。河南省组织18个省级小麦专家指导组分区分类精准指导;江西省设立应急育秧点、建立农资点对点保供运输绿色通道等,确保早稻按农时完成播栽。
稳产能,依靠科技自立自强。看农田,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基础上,今年将建设1亿亩高标准农田;看种子,大力推进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方案。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农业农村部近日下发通知要求,将落实全年粮食播种面积作为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的重要内容,落实到市到县到地块。
目前早稻栽插超九成,春播粮食已过四成,进度均略快于上年,为夺取全年粮食丰收创造了有利条件。
▶▶ 保民生
稳定和扩大就业,基本民生保障力度不减
“叮咚”,入账500万元。4月12日,江西南昌市青山湖区某制衣企业盼来了当地政府发放的创业贷款。
“今年企业资金压力特别大,这笔低息创业贷款将助我们渡过难关。”公司总经理李春明说,南昌市人社局还主动帮企业申请了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返还资金马上就能到账,稳岗更有底气了。”
今年以来,受多重因素影响,稳就业、稳物价面临新挑战。各地方各部门主动作为,密集出台系列政策措施,确保民生得到有力保障。
——稳就业,从出台阶段性和组合式政策举措,到聚焦稳岗位、提技能、防失业,就业优先政策不断落实落细。
政策护航,筑牢就业底线。对受疫情影响经营困难的所有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实施暂缓缴纳养老、失业、工伤保险费政策,发放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提高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比例。社保“缓、返、扩、补”举措,助力企业爬坡过坎。
服务帮忙,畅通就业渠道。湖南实施“春风行动”,发布岗位信息189万余条;甘肃人社干部“云上”揽才,网络直播助力达成意向性就业协议1.03万份。
——保供应,从保障医用和生活物资供应,到确保“菜篮子”“米袋子”供应,基本民生保障力度不减。
加大储备早筹谋。北京、广州、重庆等城市按照一个月标准做好物资储备,重要物资供应企业启动24小时不间断备货机制,及时动态补货,避免出现“空架”情况。
保障运力有机制。设立配送小哥白名单机制,推进无人配送车投入使用,各大城市创新举措保障末端配送运力,畅通“最后一公里”。
严厉监管不松懈。国家发改委、市场监管总局宣布将保持市场监管高压态势,严厉打击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物价平稳。
——兜底线,从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到防止返贫,不断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
帮扶更有温度。加强探视照料服务,为被隔离收治对象家中需要监护或照料的老年人、残疾人、儿童等特殊群体提供照料帮扶;加大公益性岗位挖掘,安置脱贫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
救助更有力度。向生活困难未参保失业人员发放一次性临时救助金;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足额发放价格临时补贴。
不仅如此,我国还提出上涨基本养老金,今年年底前继续向参保失业人员发放失业补助金,向参保失业农民工发放临时生活补助等系列政策。
放眼全国,“稳”的基础在巩固,“进”的动能在积蓄,“民生要托底、货运要畅通、产业要循环”的目标正逐步实现。
保持定力,坚定信心。我们要看到,受疫情冲击影响是阶段性的、暂时的,随着各地区各部门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效应逐步显现,中国经济将很快回归正常轨道。
攻坚克难,积极作为。我们要充分认识并切实用好我国经济发展的多方面比较优势和有利条件,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有条件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本报记者陆娅楠、刘志强、王观、王浩、李心萍)